從2014年9月開始, 我校選派的首批學生分赴臺灣南開科技大學、臺灣東方設計學院、馬來西亞吉隆坡建設大學進行交流訪問,開啟了我校國際交流的新紀元。日前,我校第二批赴國(境)外交流項目已選拔結束,明年2月將派出學生開展新一輪的國際交流學習活動。
赴國(境)外學習交流不僅讓學生開拓了眼界、增長了知識,也促進了我校與國(境)外大學的友好關系,為我校進一步與國(境)外大學深層合作奠定了基礎。學子們在國(境)外的所感所想都牽動著每一位學校領導、老師和同學們的心,現(xiàn)在讓我們一起來分享首批海外交流學子們的學習感悟、收獲與成長吧!


學在南開——“務實、創(chuàng)新、宏觀、通識”
經濟與管理學院2013級會計學專業(yè)學生朱杉杉:
“初到臺灣就感受到濃郁的文化氣息和當?shù)厝说臒崆?,雖然剛開始時生活有點不習慣,但是在老師和同學的幫助下,我們很快融入到了集體當中,也適應了他們的學習方式。老師們都很熱情,很尊重學生的想法,也特別關心我們這些大陸學生的飲食起居。同學們可以自主選擇自己感興趣的課程,學校也尤其注重實踐能力的培養(yǎng),同學們的實踐能力也都特別強,這是值得我學習的地方?!?/p>
語言文化傳播學院2012級英語專業(yè)學生陳祺祺:
“我們結識了來自香港、澳門以及新疆等地的交流生,我們這些同學經常在一起交流。這里的課程選擇比較靈活,老師和同學們都很友好,盡可能地幫我們解決一切難題,我也很快地進入到學習中。課上,我們的新聞英語老師還把他自己珍愛的幾本書送給了我,鼓勵我好好學習,令我非常感動。我們的專業(yè)課每兩周都會有小考,一個月下來,我也習慣了這種方式,并且成績還很理想。”


學在東方——“莊敬自強、敦品勵學”
藝術學院2012級美術學專業(yè)學生涂桂清:
“來臺灣已經數(shù)月,在這個美麗寶島所經歷的每一天、每一件事我都記憶猶新,這些美好回憶都是我人生中最寶貴的珍藏之一。東方設計學院的老師們治學嚴謹,學術要求非常嚴格,所以我們平時的課業(yè)壓力也比較重,讀書、寫作業(yè)、作報告、課堂討論,每天的學習計劃都排得滿滿的。一次次的奮筆疾書,一次次的口若懸河,一次次的思想火花的碰撞,在這種高強度的學術培養(yǎng)和鍛煉之下,我覺得自己收獲頗豐。課堂上,學生和老師互動充分,教學效果好,老師們不僅耐心指導我們的學業(yè),還很關心我們的日常生活,經常噓寒問暖,對我們格外照顧?!?/p>
藝術學院2012級美術學專業(yè)學生任航:
“很感謝母校商洛學院能提供給我們如此好的機會到臺灣學習、交流,讓我們能零距離享受臺灣優(yōu)質教育資源,使我們開闊了視野,增長了見識,衷心祝愿母校的明天越來越美好!”


學在建大——“求知識,為人類”
城鄉(xiāng)規(guī)劃與建筑工程學院2012級工程管理專業(yè)學生楊嬋英:
“轉眼間,已經來馬來西亞1個月了,出發(fā)前的擔心、開始的不適應,已經轉變?yōu)楝F(xiàn)在的喜歡。由于是全英語授課,剛開始上課時有點不適應,但隨著不斷交流,我的聽說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,語言運用能力和交際能力也有了很大提升,現(xiàn)在已經可以很順暢地理解課堂內容、和老師同學們交流。我想告訴大家,不管你的口音是否純正,只要你勇敢地表達出來就邁出了成功的第一步,也就會越來越自信,每天都有新的進步?!?/p>
語言文化傳播學院2012級英語專業(yè)學生田會子:
“上課沒有桌子,沒有固定的座位,只有椅子上連帶的一小塊折疊板,這樣的課堂使我們的學習氛圍很活躍。我們班同學還成立了一個討論組,我們每周六和周日都會進行學習討論,不同的成員輪流當老師,對于一個課題,每個成員都要進行課題講解。起初,我站在眾人面前有些許不安,但隨著講解次數(shù)的增多,我也漸漸可以自信地在大家面前地展示自己,表達自己的觀點。有時在圖書館,大家就圍坐在一張圓桌旁集體討論一個課題,大家拿著各自的電腦,闡述著自己的觀點。這讓我體會到了集體學習的重要性。
身在異鄉(xiāng),心系故土。我想念大秦嶺腳下的商洛,懷念那片湛藍湛藍的天空,思念我的小伙伴們、我的604宿舍、我的老師們。謝謝母校,為我們搭建了平臺,給予了我經濟上的資助和精神上的鼓勵。我會承載著你們的期望和厚愛,懷著赤子之心,一路向前,風雨無阻,追逐夢想,提高自我,完善自我?!?/p>
(文∕圖 趙子越 編輯∕彭麗娟 審核∕郭英勇)